对话海兹曼:工业4.0时代 大众要做数字化转型的领先者
小编导读
整个汽车行业都面临变革。对于大众集团这样体量的跨国车企来说,新能源车之战也是其在华转型的关键之战。广州车展前夕,大众汽车集团(中国)总裁兼CEO海兹曼教授再次对外强调其目标,2025年大众将在中国投入100亿欧元押注新能源,2020年大众在华新能源车销量目标是40万辆,2025年达到150万辆。在今后2-3年内推出15款新能源车,每年约实现5款车本地化生产,到2025年实现40款本地生产新能源车。
2017年12月6日,下午4点,大众公司总部狼堡会议室。
与媒体一一握手后,大众汽车集团(中国)总裁兼CEO海兹曼随即落座,接受了来自包括搜狐汽车在内的中国媒体的专访。
时间倒回一年半,2016年6月,同样在狼堡总部。大众集团宣布“从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的转型”的战略,这一举措称之为大众集团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。
面对海兹曼教授所热爱的中国市场,65岁的他,新的挑战已然开始。
1 保持优势的钥匙—转型
1938年成立的大众公司即将在2018年迎来80周年。
传统巨头的转型总叫人移不开目光,而且总比我们想象的,要走得快。
面对新的变化与竞争,海兹曼再次强调道“转型。”而这种转型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研发、生产和与之相关的各个环节,更包括销售、人员管理、采购,以及生产流程。
据悉,仅是集团内部的大众汽车品牌,为德国员工提供数字化培训的经费已达到一亿欧元。
就中国市场而言,可以说,自2015年起,汽车行业盛起了一股“智能化、网联化、电动化”的浪潮。有以蔚来、FMC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代表,以智能互联、新能源、电动车为切入点,冲击传统车企优势;而另外一股势力,则源自于谷歌、百度、腾讯等以智能出行服务新生态为切入点的科技公司代表。
颠覆或被颠覆,这个时代,一切正在发生。
面对工业4.0时代的转型,大众转型进化的优势何在?海兹曼教授用了这样两个关键词来概括:大数据和合作伙伴。
“大众汽车集团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优势,即能够把过去几十年在传统汽车制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、对客户的认知和洞察转化到新时代的这种应用中去,包括用户对于车辆产品的期待、客户对车辆的使用习惯等等。”可以说,在各大车企齐呼大数据带来大营销、大业务的时候,大众汽车同样也在深度借力打力,而且走的彻底。
2017年广州车展大众汽车发布智能移动出行服务品牌逸驾(ezia),即是其深耕大数据领域的一次完美落地。
“在不远的将来,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销售的车辆都将是互联的,用户在使用这些车辆时会产生相关的数据。我们将利用这些由客户自己产生的数据,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服务。”海兹曼还特别强调,大众汽车集团一定会保证客户的数据使用安全——在这一点上我们绝不会妥协。
而针对合作伙伴的考量,大众集团则表现的犀利而独到。
海兹曼教授幽默的表示“我们非常尊敬特斯拉在新领域中的摸索和探索。但是我们也同样看到,特斯拉并不是一个盈利的企业”。而对于大众而言,“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是非常重要的”。
“整个汽车行业已经跳出了单打独斗或者是单独发展的情况,对我们来讲,我们更关注的是那些在某些特定技术领域拥有卓越表现的初创企业,一家公司的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来推动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,我们对这样的初创公司是非常感兴趣的。我尊敬科技行业各位友商的勇气,但造车,还是需要好好考虑相关的合作伙伴到底是什么样的,因为毕竟不是任何一家公司都有能力造车,或者是造出高品质的汽车产品的。”他强调。
就大众汽车而言,作为中国甚至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品牌,用户的期待不言而喻。
“对于当下来说,重要的是要找到合适的,出色的合作伙伴,大家一起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,这对中国市场来说尤其重要。”海兹曼表示。
2 转型的实践:重视中国市场
“大众集团生产体系中最先进、生产力最高的工厂在中国,而非狼堡总部”。
2016年,大众超越丰田,成为全球汽车销量冠军,全球销量1030万辆。
而根据大众集团发布的数据来看,大众集团(中国)2016年在中国及两家合资企业——上汽大众和一汽-大众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汽车交付量达到398万辆,这个数字占大众集团全球总销量的近五分之二,足以看出中国市场对于大众汽车的重要性。
单从大众品牌看,中国市场更是关键。2016年,大众品牌全球销售598.8万辆,其中中国市场销量占299.9万辆。
在采访中,海兹曼教授也是非常自豪的谈到“以一汽大众、上汽大众为代表的中国工厂,是数字化应用技术最广泛,灵活度最高的工厂,而这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,也将大大有助于大众中国工厂的灵活度和客户响应程度”,在全球120个工厂的布局中,中国的重要性可见一斑。
同时,除德国波茨坦、美国硅谷之外,在此前呼声最高的全球未来中心亚太区,也已经“落户于”中国北京,即将于2018年1月正式运营。
北京未来中心作为承载着亚太区数字化技术研发的桥梁,重要工作就是将设计师与数字化专家聚集在一起,目的是要深度挖掘汽车客户的用户体验。
对于北京未来中心的运营现状,他坦率的表示“虽然北京未来中心的成立以及运营还处于初始阶段,有一点很明确的就是将来我们未来中心会有VR技术的使用,有AI的应用。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理解中国客户的使用需求和使用习惯,降低成本的同时不断提升品质。”
3 转型中的能源变革
2017年11月广州车展,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海兹曼教授曾表示“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国市场每年提供四十万辆新能源车,到2025年,希望能够实现为市场提供150万辆新能源车的目标,到2025年我们将会在中国实现40款新能源车本地化的生产。
虽然来得有点晚,但终归来说,大众集团在中国的新能源布局已是板上钉钉了。
据现场介绍,在电动化方面,大众汽车集团(中国)总计将会投入约100亿欧元来实现上述车型的量产。近40款新能源车除了大部分在一汽-大众和上汽大众落户之外,还会有小部分由大众汽车集团(中国)在华第三家汽车制造合资企业伙伴——江淮汽车生产。
而江淮大众合作的首款纯电动车型,将于明年上半年亮相,下半年上市。
与一汽-大众、上汽大众不同,江淮大众产品定位为经济型车型。海兹曼教授表示江淮大众将推出产品家族“与江淮汽车合作的产品家族既包括大型、小型的汽车产品,也包括稍微贵点的车型,价格较低一些的车型,包括三厢轿车,溜背车,还有 SUV,基本上覆盖了全部的市场区间。”海兹曼表示。
此外,海兹曼还透露,大众集团为纯电动车型量身定制的MEB平台将会于2020年在中国启动生产。
这些车型还拥有不同的续航里程,比如说未来基于 MEB 平台打造的新能源汽能够达到 350 到 500 公里的续航里程,“我们是希望能够为中国的用户带来高品质的新能源汽车,这类新能源汽车在总体拥车成本上可以跟内燃机汽车相媲美。对于我们来讲,最重要的是我们生产的汽车能够被客户真心接受,并且获得赞赏。”
海兹曼满怀信心的表示,“我们将与合作伙伴一起把更多的新能源车带到中国”。
在工业4.0以及数字化这场赛跑当中,大众汽车集团已经开始加快脚步。对于大众汽车而言,走出传统的孤岛,开辟另一个新的天地,实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传统巨头的转型总让人惊喜又担忧,但就如同凯文凯利在《新经济新规则》中提到的那样,不断颠覆自己,不限制于已有的成功。
必须先走下已经爬上的山,才能,攀登到更高的山。
海爷爷对于工业4.0的理解:“工业 4.0”是一个非常整合的概念。在这个概念下,包括了数字化进程和人工智能,而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融入了大众汽车集团日常业务运营的方方面面,包括研发、销售、人员管理、采购,以及生产流程。生产流程中的 4.0 从属于“工业 4.0”这个整体概念 ,“工业 4.0”的概念里面包括生产 4.0。
生产 4.0 从研发开始,贯穿到设计以及生产的每一个环节,这里面包括数字化管理手段、数字化技术以及自动化流程的应用。数字化被广泛地应用在工业工程的规划以及工业设施规划,和相应的流程管理中。生产环节中数字化能让整个生产环节更灵活,互联互通,与相应的供应商网络连接。在生产之后,数字化同样能够让与客户的交互环节以及经销商的销售环节更灵活,更准确,更好地与客户相连接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生产 4.0 也好,或者工业 4.0 也好,它是一个贯穿整个企业运营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数字化:比如 VR(Virtual Reality,虚拟现实)技术、智能设备、可穿戴设备的一些应用,以及一些 3D 打印技术的应用。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特殊的应用领域——比如在物流方面的自动运输,以及介入了人工智能的物流流程管理,生产设备的保养,整个生产流程的最大化。这即是工业 4.0,数字化和生产 4.0 相互的逻辑关系。
在这一转变提升过程中,我们尽量多用数字化相关的(比如人工智能)技术。
文章转载自《汽车咖啡馆》,本文工业4.0俱乐部推荐阅读!
工业4.0大背景下汽车产业如何迎接数字化趋势 | 汽车商业评论
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:对智能制造基本原理与中国发展战略的思考(附PPT图片)
工业4.0俱乐部为国内第一家为工业4.0和智能制造为主题的聚合共同体。秉承集聚、分享、共创、发展的理念,联合产、学、研、政等打造工业4.0产业生态联盟,为区域及企业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一站式服务。
(长按二维码,关注工业4.0俱乐部)